县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重点提案及答复情况
政协于都县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
第5号
审查意见:
类别:
(以上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201 年 次
案由 关于建立工业园区用工系统减轻企业用工成本的建议
建议承办单位 工业园招工办
提案单位或提案人 刘春荣 界别 科技界 邮编 342300
通讯地址 楂林工业园经一路诚鑫电子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联名提案人(界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一事一案,规范填写。提案单位须在署名处加盖公章。可复印使用。)
内容:
工业园区作为我县的经济中心,这几年来发展非常快,内外资企业不断增加,用工越来越多,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政府为此设立了专职招工办,招工办为企业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但当下园区大部份企业人员流动非常大,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以我司为例。当前有30%的员工工作未满一年,公司为此成立了人事部,安排专人专门负责招聘和培训,以电子行业来说,新员工培训到熟练工至少为时2个月,意味着至少承担6000元的培训成本,而经人事统计和追踪发现,每年流动的30%人员至少有三分之一之前的工作一直不稳定,以打游击为主,频繁跳槽,有些甚至在之前工作的企业有违纪行为,但因为信息不通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到由此带来伤害及不必要的损失。举例:某员工在其他工厂因有小偷小摸行为被辞退,后到其他工厂应聘成功(因缺人一般会录用),再一次实施,而给后面录用的工厂带来伤害;‚某员工经常旷工,做事态度及结果非常糟,跳槽到其他工厂,投入大量人力培训,还是不行,浪费了人力财力,以上案例都间接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并且可能带来了风险,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招工办负责建立工业园区各企业用工人员系统。
二、各企业负责在网上实施填入用工人员详细资料,如: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在职时间的各种表现,包括职务、荣誉、业绩、工厂评价等信息。
三、各企业招聘新入职人员时,只要在系统数据库里搜索,即能在系统中查到该员工之前在工业园区工作过的所有资料均能体现,可以快速确定可否录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答 复
签发人:曾献萍 于劳就提字[2016]1号
分类:B类
对县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5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春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工业园区用工系统减轻企业用工成本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立工业园区用工系统的建议与我局工作思路不谋而合。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园区企业转移就业,今年8月,我局拟定了建立一个由全县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就业政策信息、就业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办事流程、互动交流等模块组成的全县人力资源就业信息系统的工作方案,该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9月初启动实施。该系统的建设已经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是软件的开发。10月8日,通过政府采购方式与江西财经大学信息和软件工程学院签订了《于都县劳动就业系统软件(合作)开发协议》,目前软件已完成前期设计,进入测试完善阶段。
二是信息的采集。9月初已完成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资源的信息采集工作,共采集5.2万名贫困户劳动力的基本信息;全县非贫困户劳动力资源的信息采集工作已于10月初启动,预计12月底将全部完成;9月初开始采集培训机构和园区企业信息,目前已采集9家培训机构和15家园区企业信息。
三是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和自助服务平台的建设。县政府已经同意在县火车站、汽车站、工业园区、各乡镇主要圩镇、各贫困村村部和部分人口大村的村部建设户外防水全彩电子显示屏,建立城乡一体企业用工信息电子发布平台,同步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并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安装就业服务自助系统,为劳动力求职应聘提供自助服务。
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我县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园区企业可以登入该平台查询劳动力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履历、近期流动情况等信息,作为招聘参考;劳动力可以在应聘前查询企业的相关信息,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员工入职后的稳定性。
诚然,员工的离职跳槽在一定程度上受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影响,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在此,我们也希望企业在适当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不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管理,一方面,在开展入职前教育时,除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外,还要注重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教育,坚定员工在本行业、本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在管理上要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2016年11月24日(承办单位盖章)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答复审定意见:
年 月 日(政府办盖章)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县政府办公室
联系单位及电话:于都县劳动就业局 0797-6336720
邮政编码:342300
政协于都县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
第11号
审查意见: 类别:
(以上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201 年 次
案 由 加强对占道经营烧烤及大排挡等夜市管理工作的建议
建议承办单位 城管局、环保局
提案单位或提案人 曾宪亮 界别 教育 邮编 342300
通讯地址 江西省于都中学 联系电话
联名提案人(界 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王 红 (妇女 ) 江西省于都中学
严勇华 ( 党外 ) 江西省于都中学
方剑云 ( 侨台 ) 江西省于都中学
肖 琴 ( 教育 ) 实验二中
辛玉兰 ( 教育 ) 于都八小
谢郁芳 ( 教育 ) 于都三中
孙小和 ( 教育 ) 于都职业中专
联名提案人(界 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廖腊梅( 教育 ) 于都县教育局
(注意事项:一事一案,规范填写。提案单位须在署名处加盖公章。可复印使用。)
内容: 加强对占道经营烧烤及大排挡等夜市管理工作的建议
贡江及两岸经过多年整治,环境也变得非常优美,大家也非常喜欢到沿河两岸居家、散步,随着人流的增加,沿河两岸的餐饮也随之兴旺,特色烧烤、烤鱼、大排档比,热闹非凡。
伴随着餐饮业的兴旺,带来的则是违章占道,通宵扰民,特别是烧烤类的油烟、露天冷酒类扰民较为严重,酒瓶声、划拳声、高谈阔论声,声声不绝。两岸的居民对此反映强烈,多次拨打110等电话,也易引起较大的矛盾,甚至有居民不堪其扰,举家搬迁的情况。
经调查,贡江两岸的餐饮业主要有以下问题:
1、未设置专用油烟排放通道、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如水云豪苑楼盘沿河一带,烤鱼店有四五家,均是露天作业或就在门市口操作,且门市内无烟道,无相关净化设施,油烟直接向外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楼上居民对此叫苦不迭,从三至十余层,均能闻到很重的烤鱼油烟味。
2、占道经营严重。沿河两岸的冷酒大排档、烤烤等餐饮业,占道经营非常严重。基本上所有的餐饮业均在室外搭篷安放桌椅,影响区容区貌,群众出入不便。
3、噪音扰民严重。冷酒大排档、烧烤店等均是晚间生意较好,经营营业至凌晨二三点钟,同时由于系占道经营,室外空旷,到了本应寂静的深夜,喧闹的声音尢为明显,多次发生群众因噪音扰民问题,与餐饮经营者发生争执、甚至升级引发民警出警的情况。
根据上述情况,建议:
1、对未按规定设置专用油烟排放通道、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餐饮业进行整治,限期整改。对不符合餐饮业经营标准的门市建议进行关停。
2、对占道经营的问题进行整治,由市政等剖门进行严格治理,不准占道经营。这样噪音扰民的现象会大幅减少,毕竟在室内环境下,声音会明显小很多。
签发人:曾小兵 于城提字[2016]15号
分类:A
对县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答复
曾宪亮、王红、严勇华、肖琴、辛玉兰、谢郁芳、孙小和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占道经营烧烤及大排档等夜市管理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调查,您们反映的城区部分烧烤、大排档等夜市门店、摊店油烟乱排、占道经营及扰民等现象确实存在,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居民正常休息。根据《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第四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和第七章法律责任有关规定,违规排放油烟属于环保部门的职能范围,噪音扰民属于公安部门的职能范围,我局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对违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承担监管和执法职能。
一、主要应对措施
1、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部署,在中心城区持续开展了城市市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并成立了由陈阳山县长担任组长的县城市市容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我局作为市容环境专项治理的主力军,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工作常态化要求,结合我县城市管理实际,我局每季度开展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其中把占道(店外)经营列入重点整治的内容。
2、为规范城区夏季夜市冷饮摊位的经营秩序,针对以往夜市冷饮摊点经营无序、扰民、破坏卫生等问题,经县政府批准,我局对渡江大道沿线进行了合理踏勘和划分摊位区域,并从2013年开始对已划定的摊位,由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实行市场化经营管理,经营期为每年的5月份至10月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特别是摊点摆放不合理、垃圾乱扔及破坏公共绿地等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于贡江新区河堤沿线是禁止任何摆摊经营的。但一些零散的烧烤门店、摊点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违规占道经营现象,我局坚持常态化集中整治。
3、在管控区域上,我局着重管住城区主次干道、广场、公园、十字路口等区域,并对渡江大道、长征大道东段、文昌路、金龙路、贡江大道等主要路段沿线出店、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集中执法力量开展强力整治。我局执法人员采取错时上班制,加大了夜间市容市貌的巡查监管力度。在整治措施上,一是加强教育劝导。针对违章占道经营行为,多次上门进行政策法规宣传,进行教育劝导。二是加强整改整治。针对投诉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大对城区烧烤门店、夜市摊点的整治力度,大多数烧烤店正在整改中,督促业主使用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三是加强巡查频次。针对出店占道经营问题,近期已安排执法人员加强夜间巡查力度,遏制占道经营等扰民行为的发生。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于屡教不改的烧烤店、夜市摊点,暂扣经营物品给予警告,并进入执法程序进行罚款。
二、下步打算及建议
1、我局将继续把露天烧烤、夜市摊点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将联合县环保局、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深入推进露天烧烤、夜市摊点整治集中整治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彻底解决烧烤经营的难题,对烧烤经营户的检查实行常态化。
2、从城市管理长远发展考虑,要彻底解决露天烧烤、夜市摊点占道经营、扰民等问题,仅靠整治治标不治本。为此,我局已在2016年10月份县城市市容环境专项治理工作调度会上正式提出了“把东门二段往丽水明珠路段区域预留7-8亩地规划建设一个夜市,把渡江大道沿线等处的夜市全部引摊入市规范经营,统一管理”的建议。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附: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2016年12月28日
政协于都县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
第15号
审查意见:
类别:
(以上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2016 年 次
案 由 关于加强县城公交车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议承办单位 于都县水利局
提案单位或提案人 郭称生 界别 特邀界 邮编 342300
通讯地址 于都县水利局 联系电话 13879711520
联名提案人(界 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一事一案,规范填写。提案单位须在署名处加盖公章。可复印使用。)
内容:
城市公交是城市文明的移动窗口,反映着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等。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县共有公交公司1个,车辆49台,运营线路13条,能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力缓解了老百姓打车贵、打车难、停车难等困难。但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三城同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健康促进县、省级文明县城)活动的深入开展,县城公交车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行时间不守时,时常断档。有时出现同线路公交车几乎同时到站,或长时间不来一辆车的现象,特别是早上有时十来分钟等不来一台车。部分线路收车时间过早,如5路车,晚上6点多以后沿线居民就坐不上公交车了。
二、车辆运行不靠点,随意上下。公交车辆运行途中不按站点停靠,乘客招手即停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公交车无视停靠区的存在,执意将车停在马路旁边,造成车辆拥堵,特别是在多条公交线重合的站点,如于都二中学校附近,这种现场更加严重,如不加管理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三、车型车貌不整洁,车况较差。城区内公交车车型不一,各式各样,部分车内脏乱差现象严重,许多椅子、靠背、扶手破损严重,车身外壳龟裂、锈迹斑斑,广告杂乱无章,特别是下雨天,脏乱不堪,许多车辆内还经常被一些商家凌乱的张贴各类小广告,极大地影响了于都形象。
四、服务管理不规范,参差不齐。部分司乘人员职业素质较差,言语粗鲁,车上无播报设备,无行车线路图,司乘人员无工作服,甚至有部分司机开斗气车、霸王车,乱鸣笛,乱停乱放,服务跟不上,甚至在公交车上发生市民钱物被盗事件。
五、站点标识不明确,容易混淆。公交车站点途经线路、站点标识不明确,坐错车、坐过站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较偏远的站牌以及线路指示牌已破烂不堪,线路开通还需进一步优化。比如城区近郊方向的公交线路,应该尽快开通。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公交车运营管理。严格按照确定的公交车路线和时间运营,不能因人少或其他原因擅自改变路线和时间。根据客流密度,科学合理安排发车时间,如上下班时间(7:20—8:00)和学生放学期间(17:30—18:00)相关的班次可适当调节发车的间隔。
二、.完善公交停靠点建设。将公交停靠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人口密度和交通拥挤结点,完善公交线路,合理布局站点,科学设置站牌、线路指示牌,公交车辆严格按站点停靠上下乘客,城管、运政等要加强监管,发现乱停乱靠,随意上下客的要严格处罚。
三、.加快公交车更新换代步伐。尽快对目前运行的公交车逐年进行更新换代,统一采购、统一规格、统一型号、统一外观,逐步提升运营车辆品质,制定车辆报废标准,并严格执行。
四、完善车辆保洁制度。要加大对运营车辆车容漆色及车辆设施的检查力度,保证运营车辆在车容漆色、车身外皮、车身漆膜、车身装置等方面符合要求,对查出的花脸车、破损车严禁上线运行。车辆投放广告要规范统一,美观大方。在终点站要建立洗车点,定时对车辆外立面进行清洗,雨天应加大洗车频率,安排专人做好车内的保洁及维护,确保整个车辆完好整洁亮丽。
五、强化公交司乘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司乘人员的行车行为,竭力做到合理穿戴,举止得体,用语规范,完善公交车播报设备,及时播报线路名称、车辆行驶方向和站点名称。深入开展“文明公交车”评选活动,制定司机人员道德规范,定期开展学习,同时还可将活动向其他领域延伸,如开展“文明出租车”评选等,提升于都整个交通行业的服务水平。
签发人:赖厚东 于交提字〔2016〕13号
分类:B类
对县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
答 复
郭称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县城公交车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极为重视,2014年7月,县政府出台了《于都县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于府办发〔2014〕27号),对我县公共交通发展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公交规划编制、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明确,为发展我县城市公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县城市公交有了明显的进步,提案中所列的我县城市公交发展存在的不足也取得较大改观,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市公交车数量增加、班次加密。2016年元月份,县公交公司新购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20辆并投入运营,城市公交车数量增加至45辆;近期公交公司又订购了9辆12米长的大容量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计划在年底前投入运营。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后,公交公司结合各线路客流情况相应加密了班次,其中:1路线高峰期约10分钟/班(含晚班)、2路线约25分钟/班、5路线约20分钟/班、6路线约20分钟/班。
二是公交线路覆盖率增大。2016年3月开始,公交公司对县城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设置,3月份开通了汽车站至水南新区5路线及晚班A、B环线;4月份将2路线调整为窑塘新村—马子口—长征第一渡—滨江大道—汽车站,开通了火车站—学府商街—汽车站—防疫站—红旗大道—马子口的6路微公交;5月份开通了马子口—火车站—红峰村公交线路;6月份开通了马子口至思源社区(天健电子)定制公交;10月份开始试运行火车站—学府商街—于都中学—汽车站—职业中专公交线路。目前我县正在运行的公交线路已有8条,长征大道改造完成后,公交线路客基本覆盖城区主要街道和居民区,且每条线路都能相互连接,方便旅客换乘。
三是公交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位于火车站附近的新能源公交充电站于2016年元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园公交首末站已落实用地,即将开工建设;对长征大道、红军大道、滨江大道等破旧公交站台进行了拆除重建;结合广场西路改建新建了广场西路港湾式公交候车站台;新建成的贡江大道和正在建设中的于都大道、323国道绕城改线段也预留了港湾式公交候车站台位。
四是市民选乘公交意识得到提升。根据公交公司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公司已办理9000余张公交IC卡,每日有8000—10000人选乘公交出行,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大幅提升。
我县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爬坡起步阶段,与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理念欠缺,财政投入仍需加强,公交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公交公司经济效益差等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县公交事业的发展;提案中所提的运行不守时、随意上下,车容车貌不整洁,服务不规范,站点标示不明确等公交初级发展阶段常见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县政府《关于城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的发展目标,将已制定的政策措施逐一落到实处,把城市公交打造成为我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附: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2016年12月14日
答复件审定意见:
2016年12月19日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县政府办公室
联系单位及电话:于都县交通运输局公路运输管理所(6233829)
邮政编码:342300
赣南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几点建议
三十多年来,赣南脐橙产业的发展,成了全县乃至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致富奔小康支柱产业,近几年柑橘黄龙病虫害的流行,影响赣南脐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做好脐橙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扶持:
1.果业开发用地监管
林业、水保、果茶各部门配合协作,划定宜果山地。即保留公益林和水土流失难以治理的区域。
2.严格按照标准生态园建设技术要求建设果园
按照生态果园开发种植管理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水肥一体化浇施,高干低冠整形,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分区建园,营造防护林带,生草种植,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建园要求。
3.资金扶持力度
加大对标准生态园的扶持力度,整合有关部门涉农资金,建设一批赣南脐橙生态示范基地,保持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产后配套服务组织
产业配套组织化程度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市场监管、销售,行业自律等配套,对安全生产制定标准,依法执法。引进外资或者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在本县投资兴建一个有规模比较先进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企业,使果业发展回归到健康良性循环模式。
农业界委员:钟光华 易荣春 郭阳辉
2016年9月20日
签发人:刘观胜 于果提字[2016]1号
分类:A类
关于对政协于都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32号提案的
答复
钟光华委员:
您提出的《赣南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几点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的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
您提出的四点建议:一是果业开发用地监管;二是严格按照标准生态园建设技术要求建设果园;三是资金扶持;四是产后配套服务组织。这四点建议非常好,我们在工作中全部采纳了。
二、2016年度我县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把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列为新常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科学规划,联审联批,做到有序开发
改变以往农户自主开发的现状,制定了《于都县山地林果开发联审联批工作方案》,规定所有新开发果园必须进行审批。50亩以上(含50亩)规模(单位或个人连片开发)的由林业、水保、果茶等部门联合审批报县政府审核批复;50亩以下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组织乡镇林管站、水保站、农综站按要求审批。明确规定:禁止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生态公益林区以及国、省道、高速公路、铁路和河流两侧第一层山脊范围内或可视范围内及其他保护范围内进行山地开发,严格限制25度以上陡坡地和阔叶林占三成以上的林地开发,坚决制止无序开发,毁林开发。并对相关责任主体制定了责任追究措施。
2、创建柑橘标准园,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
全县新建柑橘标准园5个,共1003亩。分别是贡江镇红峰村138亩、贡江镇黄金村215亩、罗江乡洋坑村205亩、车溪乡五丰村216、黄麟乡罗西村229亩。遵循“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针,以果园生态修复、果园生产能力提升、果园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安全为重点,抓生态果园建设,提升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抓栽培模式的创新,提升脐橙园轻简化栽培技术水平;抓集成技术的应用,提升产业效益;抓农药、肥料、微肥的规范使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确保产业安全。坚持以科学选址、生态建园、创新模式、种无毒苗、质量溯源技术为抓手,全面完成了创建工作。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着力加强防控技术培训,提高柑橘黄龙病防控水平。组织了全县果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监测点监测人员共参加了市果业局组织的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赣南脐橙市场营销研修班等市级培训,提高了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举办县级培训班12期,培训乡(镇)果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果农大户6000余人次,举办乡(镇)培训班两轮共66期,培训果农10000余人次。
4、积极争资争项,加大产业资金投入
完成争资项目2个,争取项目资金769万元。其中: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柑橘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柑橘黄龙病防控项目,争取项目资金391万元。
5、抓好项目招商,建设脐橙加工、仓贮一体化项目和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建设项目
引进湖北客商肖祖宏在我县注册成立了于都县诚谦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梓山河坑现代农业园区投资1.2亿元兴建脐橙色加工、仓贮、销售一体化项目。
为缓解柑橘苗木供需矛盾,保障我县脐橙产业发展用苗,在积极向市级申请今年柑橘苗木指标的同时,精心制定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向市果业局提出了建设项目申请,招商引资引进了于都县立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罗江乡建设占地100亩,年出圃脐橙脱毒容器大苗80万株的于都县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2016年12月30日
答复件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政协于都县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
第51号
审查意见:
类别:
(以上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201 6 年 次
案 由 关于加强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
建议承办单位 县教育局,文广新局
提案单位或提案人 邱筱娟 界别 侨台届 邮编 342300
通讯地址 江西省于 都县委台办 联系电话 13879783668
联名提案人(界 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一事一案,规范填写。提案单位须在署名处加盖公章。可复印使用。)
内容: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追寻“红色文化”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对于青少年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于都是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其资源形态既包括革命旧址、旧居、遗物、文献等物质形态文化资源,又包括境内流传的革命先烈事迹、革命精神、革命诗歌、歌谣、歌曲等精神形态文化资源。现在又有声名远扬的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传唱“长征精神” ,讴歌长征、讴歌红军。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中小学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的现状值得关注。目前,我县各中小学对红色文化教育运用和挖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充足的社会环境、空间和有效的资金支持。学校担心安全,不便于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走出校园的安全风险担当责任较大。开展活动的经费有限等。
2、学校、家长和社会相互配合不够。各学段的学生所了解的抗战英雄、模范人物仅限于书本上那几位,如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雷锋等。对党史的重大事件了解甚少或只是停留在时间概念上。特别是对于都本土的红色文化、英雄人物的事迹等了解不多。
3、方式方法上略显单一,红色教育内容、形式、手段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缺乏多样化和体验性,方法上传统式的说教,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在中小学生中多形式开红色教育。各学校定期组织新入学学生到长征第一渡纪念园、何屋等参观教育,让长征精神根植于青少年心中。让青少年了解长征源的历史,理解长征精神。
2、开展红歌进校园活动。依托长征源合唱团,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唱红歌活动,组织青少年红歌合唱团,适时组织青少年红歌比赛活动。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3、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一本于都红色历史书籍,把于都的红色历史、红色人物进行归纳整理。编撰成不同的版本。特别是像杨思禄、曾雍雅等将军的英雄事迹,已经上了央视。建议组织人员把于都这些英雄事迹编撰成书,由县财政安排资金印制,全县每个学生人手一册,作为本土红色课外书籍。让于都的青少年了解于都的红色历史,了解于都的先辈们的光辉历程。
对县政协第十四届会议第51号提案的答复
邱筱娟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你所说,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追寻红色文化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对于青少年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我县在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一、增加德育课时,保证学生受教育的时间
2016年上半年,县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每学期要有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计划,班主任要有每月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安排。学校每天增设一节20分钟的德育与法制课,每日德育和法制教育课要在班主任工作日誌里体现,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其中红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开展研学旅行,加强学生体验教育
于都是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我县各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正如五中杨频睿校长多次强调:“说一千次,不如做一次,教一千次,不如行一次。”近三年来,于都五中每年都要组织1000余名学生进行40公里的“长征远足”体验活动。通过远足,培养了同学们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了大家团结友爱,互助互让,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长征远足”将使学生受用终身,这是最好的德育教育。还有,其他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参观我县长征第一渡纪念园、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清明时节组织学生为烈士陵园扫墓,为先烈祭奠等形式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今后,我县还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把参观我县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每届初一、高一新生德育入学教育内容,让长征精神深深根植于青少年学生心中。
三、开展红歌传唱,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目前,我县有不少学校在红歌传唱方面做得较好,如长征源小学组建了“红娃唢呐队”,“ 红娃合唱团”,经常开展红歌传唱活动。我县长征源合唱团的长征组歌也唱响了整个中国。于都红歌“红军渡·长征源”“永远的红飘带”传唱了大江南北。各中小学将以此为契机,加大红歌传唱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四、编写地方教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目前,县教育局结合时代教育的特点,组织教师正在编写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生命安全与法制文化为一体的地方教材,不久将在小学阶段开始试验使用。当然,我县有很多红色历史和红色人物,若县级部门能牵头,组织专家编写好我县的红色地方教材,将是我县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题材和载体,也是宣传我县红色文化的最好素材。
红色文化教育是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抓实抓好该项工作。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于都县教育局
2016年12月20日
政协于都县第十四届委员会提案
第 号
审查意见:
类别: (以上由提案审查机填写) 201 年 次
案 由 关于化解农村因病致贫返贫难题的对策和建议
建议承办单位 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办 、卫计委
提案单位或提案人 钟章荣 界别 卫生类 邮编 342300
通讯地址 于都县贡江镇环城北路2号 联系电话13807973223
联名提案人(界 别)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曾庆丰(卫生类) 于都县贡江镇环城北路2号 (13033200622)
管振华(卫生类) 于都县贡江镇环城北路2号 (13767710040)
周庆 (卫生类) 于都县贡江镇环城北路2号 (18970767000)
(注意事项:一事一案,规范填写。提案单位须在署名处加盖公章。可复印使用。)
内容:当前,农村存在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展。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成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成因之一:农村优质卫生资源不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难于化解。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引进难、留不住,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村卫生室药品不齐全、基本诊疗设备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边远地方交通不便,加之农村优质卫生资源匮乏、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患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医,稍微大一点的病只能转到上级医院或外地治疗,直接加重了经济负担。
成因之二:家庭成员残疾或年老多病,缺乏劳动力,经济收入微薄,难于脱贫。对农户而言,家庭中的残疾人、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或年老长期多病的成员,不仅没有能力给家庭创造经济收入,反而会增加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如果有人患了大病犹如雪上加霜。
成因之三:家庭成员突患重病或突遇重大意外伤害,劳动力短期或长期失能,直接致贫或返贫。许多事例证明,对于一个已经脱贫的家庭来说,有人突患重病或突遇重大意外伤害就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有的死亡、有的致残、有的债台高筑,造成家庭贫困。
对策和建议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有效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多部门联动。就卫生计生部门而言,应该从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筑牢大病医疗救助防线等方面着手,精准定位,多措并举,对症下药。
(一)强队伍。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工程。一是引进一批。继续以公开招考、现场招聘等形式,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县乡医疗卫生队伍。二是培养一批。紧贴基层实际,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全科医生。三是下派一批。建立县乡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县级医院中晋高的医师轮流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指导帮扶1年以上。四是留住一批。设立“高素质卫生人才基金”,对医学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受聘到县级医院临床医疗岗位工作的,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补助;对全日制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受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一次性给予1万元的补助。五是返聘一批。从公立医院退休人员中,返聘一批专家到县、乡医疗机构坐诊。六是定向培养一批。借助乡村医生订单培养项目平台,每年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招录20名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委培生,连续5年培养100名年轻的乡村医生回村卫生室工作。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为提高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和卫生计生扶贫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阵地。补“短板”,织优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一是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加快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能力建设。重点是更新临床诊疗设备、培植临床重点学科、打造特色专科、组建专家团队、畅通远程会诊系统、拓展诊疗项目,增强医疗业务实力,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着力解决门诊“三长一短”和住院“一床难求”问题。二是加快“四化”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是配齐配优临床业务科室和专业设备,完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团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整合资源,坚持“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为农村居民“常见病”治疗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加快“五化”村卫生室建设。重点支持基本诊疗设备更新,按“五化”村卫生室标准配齐基本诊疗设备。坚持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让农村居民“小病”就近获得方便、快捷、价廉的治疗。四是加快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卫生信息互联互通,确保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及时、配送及时。
(三)筑防线。在巩固现有四道“保障线”的同时,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水平,为农村贫困家庭大病患者筑牢“防火墙”。一是对新农合门诊补偿比例、住院补偿比例、年封顶线等“普惠型”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二是提高民政救助对象医疗补偿标准。民政救助对象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至95%,在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提高至90%,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只需预缴本人应缴自费部分。三是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人员”再添一道“保障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人员”因病住院的,年终按合规费用总额的5%实行二次补偿并落实不设起付线。四是提高农村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障待遇。将门诊医疗纳入慢性病门诊定额补偿;对长期住院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免费医疗,治疗包干费用提高至3.2万元。五是做实新农合大病保险,简化理赔手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新农合大病患者建立“绿色通道”。
(四)送温暖。充分利用卫生计生部门的行业优势和惠民政策,开展送温暖、扶贫帮困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千名医务人员入百村惠十万家庭”活动。由县卫计局组织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千名医务人员,每年深入100个以上的村、10万以上的家庭免费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并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二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救助计划生育失独、伤残家庭。对计划生育失独、伤残家庭每月分别给予500元、400元的补助。三是加大对贫困女孩助学力度。每年筹集15万元专项经费,资助大学新生,帮扶105个农村贫困计生女孩家庭。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免费医疗救助项目。在扩大农村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治疗、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等惠民项目覆盖面的同时,向上争取更多的免费医疗救助项目。同时,通过红十字会等渠道为农村特困家庭争取救助政策。
签发人:潘 毅 于卫计提字〔2016〕11号
分类:A
对县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64号提案的答复
钟章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化解农村因病致贫返贫难题的对策和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县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全面营造健康环境,努力实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病,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因病在脱贫路上掉队。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把好健康促进这一关口,让群众“少生病、迟生病、不生病”。 作为全国首批健康促进项目示范县,我县秉承“治未病”的理念,持续推进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一是加大健康基础设施投入。投入资金约4亿元,建设了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体育中心、社区健身设施等供群众健身运动。二是强化健康知识宣传。利用电视台黄金时段40%时间,手机报30%的版面用于普及健康知识,96333平台、“健康于都”微信公众号每天发送健康知识,把健康理念融入每一个人,健康知识渗入每一个角落。三是开展筛查控源头。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因筛查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我县居民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妇女宫颈癌筛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等基因筛查项目,由县财政出资3500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提供以上三项筛查检测。同时,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开展合作,为我县儿童弱视、老人眼科慢性病等项目提供免费筛查,真正做到从源头上降低残疾和疾病的发生率。
(二)抓好医疗服务能力三大建设,让群众看得好病。我县把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当成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顽疾的关键环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人才学科和信息化建设,争取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扩容量”。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设立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并实行年度结余滚动使用;投入近12亿元,用于新区人民医院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和县妇保院建设等项目;投入1.5亿元,用于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投入5000余万元为全县357个行政村建设公有产权的卫生计生服务室。二是抓人才学科建设“提质量”。一方面实施卫技人才集聚工程,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试行了编制备案制,有效解决了用人编制瓶颈问题。积极探索人才引进、管理新模式,打破常规直接签约,允许县乡医院直接签约二本以上医学类应届毕业生;对于都籍在外和有意愿来于都的4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以上人才实行直接调入,并注重提高工资待遇,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另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力度,争取了北大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肛肠医院、上海儿童医院、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等知名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学科建设能力;积极开展疾病谱筛查和分析,对因病致贫返贫发病率、住院率和多发常见病前10的病种,分阶段进行逐个突破,每年重点突破1-2个病种,针对薄弱学科,采取“组团式”(一名医师,一名麻醉,两名护理)模式赴外进修。目前我县已能够独立开展心血管介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痔外剥内扎术、肛裂侧切术等手术。三是抓信息技术建设“优服务”。投入1800余万元,做好“互联网+医疗”文章。做好“外引”工程,与北大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系统,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远程X光判读系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做好“内联”工程,以县级平台为依托,将远程诊疗系统和远程判读系统覆盖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县、乡(镇)、部分村三级诊疗系统,推进基层医疗信息安全系统和县级平台互联互通。做好“共享”工程,实施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结合健康促进工作,打造全民健康平台。开通掌上医院平台“趣医网”,实行诊疗“一卡通”服务,让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三)构筑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让群众看得起病。为提高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我县为贫困群众设立了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降低看病就医负担。一是实现新农合基本补偿全覆盖。县财政投入1600余万元,为全县13.5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每人每年120元的标准统一购买新农合,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可报费用不设起付线。二是提高大病保险补偿标准。我县把新农合大病保险的起付线由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5000元降为7500元,报账比例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提高10%,最高补偿25万元。三是开展商业补充保险。2016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220万元,统一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90元/人的标准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对自付费用进行第三次补偿,不设起付线,按照目录内90%,目录外75%予以报销,最高补偿可达25万元。四是把贫困户纳入民政医疗救助范畴。我们把贫困人口分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类别,按照一般贫困户补偿50%,低保贫困户补偿50%-70%,五保贫困户补偿100%的标准予以救助,年封顶线3万元。五是创新实施“健康暖心工程”救助。2016年,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划拨200万元的基础上,县财政配套300万元设立 “健康暖心”扶贫基金,对经过前面四道保障线补偿后剩余个人自付费用的20%给予救助,新农合补偿范围内的门诊慢性病按照剩余个人自付费用的20%给予救助。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附: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2016年11月30日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答复件审定意见
年 月 日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县政府办公室
联系单位及电话:
邮政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