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情简介
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距赣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东邻瑞金,南接安远,西连赣县,北毗兴国和宁都;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2个行政村,总人口104.6万,人口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是著名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6月,于都县被国务院列为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
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雩都县,因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更名为“于都”。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于都留下的历史名人印迹数不胜数,其中于都籍何廷仁、黄宏纲与浙江钱德洪、王畿并称为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的“四大弟子”,时有“浙有钱王,江有何黄”之说。周敦颐、岳飞、文天祥、王阳明等人在于都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于都曾是赣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客家先民的聚居地,有着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表现形式,仍保留着众多的客家文化遗产。于都是全国著名的“唢呐艺术之乡”,是第一批命名、并几经复评仍然保留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于都唢呐公婆吹”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都古文”、“于都银坑甑笊舞”、“于都茶篮灯”等民间文化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都还曾以“三锤三匠”而获得“民间手艺之乡”的美誉(“三锤”:打铁的铁锤、补缸补锅锤、弹棉花的弹棉槌;“三匠”:木匠、泥匠、篾匠)。
山川秀丽,物产丰饶。有集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和北国草原风光于一体的江南第二大天然草场——屏山牧场,有丹山碧水、众多名人摩崖题词的罗田岩森林公园,有人文荟萃、山水灵动的千年古村——寒信村。境内河流纵横交互,梅江、贡江穿境而过,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森林覆盖率高达71.2%。矿产资源丰富,被前苏联专家誉为“东方乌拉尔”。已发现28种矿种,金属矿种有:钨、铅、锌、钼、锡、铋、金、银、铜、铁、锰、稀土等;非金属矿种有:煤、石灰岩、钾长石、萤石、硅石、粉石英等;查有储量的矿种23种。
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于都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是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年均降水量1507毫米,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26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公里,国道90公里,省道133公里,县道300公里,乡道503公里,林区专用公路54公里,农场专用公路1公里,村道1491公里。赣龙铁路境内里程56.7公里。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赣龙铁路、瑞赣高速公路、G323、G319和S218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支架的干支相连的陆路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长征源头,红色故土。建立了赣南第一支正规工农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巩固的后方基地及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共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从此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在中央苏区时期,25.5万人口的于都有超过10万人支前参战,有67709人参加红军,其中在于都集结出发长征的8.6万红军将士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于都人;于都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6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