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古文是一种说唱艺术,属曲艺的范畴, “一人一台戏”,说唱结合,以方言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于都古文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唱腔音乐优美婉转,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常用曲牌有二、三十只,有用来叙事,抒情的“数板”,有表现悲愤、伤感的“悲调”,有表达活跃欢快的“喜调”,还有 “欢板”、“哭板”、“慢板”等。另外吸收赣南客家民间歌谣,演唱者借助面部表情、声调唱腔,真实细腻地描摹山川万物,抒发喜怒哀乐,渲染环境气氛,评述功过是非,使人们产生强烈共鸣。
于都古文因伴奏器乐不同其唱腔也各不相同。用木棒作伴奏演唱古文的,其木棒约四市寸、直径一市寸左右,用坚硬的木梓树杆挖空而成。演唱时,艺人用木槌敲击,这种击棒演唱古文的行腔,曲调比较单一,变化不多,但它有一特点:就是唱中夹说,说中有唱,能乔装男、女、老少性格和口音不同,分别叙述,使人听了感到逼真、亲切。
古文的伴奏乐器老早主要是勾筒,它音质粗犷,音量很大。艺人广泛运用民间的提弓、滑奏、拨弦,以弓击筒及模仿自然音响等各种技巧,以丰富其音乐形象,现己改用二胡。
于都古文的唱词结构,大部分是七字句。其结构形式为二、二、三,九字句、十字句、十三字句也有。伴奏乐器为勾筒,定弦一般为5—2、2—6、1—5、6—3。在旋律行腔中充分发挥出空弦的特色。
上世纪七十年代,于都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古文艺人,到处都有大批热心古文的听众。新陂乡古文艺人丁文发,由于古文唱得好,还赢得了一位比他小二十几岁妙龄女子的芳心,在当地传为佳话。
于都古文是一支民间文艺的轻骑兵。一人表演,无需帮手,且艺人又多为盲人,待遇要求不高。在于都乡村,接待盲人唱古文,只需供饭再给少量的工钱就行了,几乎家家请得起,因此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于都古文,据传在明代就己很盛行了,距今已有好几百年历史。于都县的曲洋、段屋乡一带是古文最早的流行地域。据传,第一位演唱古文的艺人原是一名戏曲演员,后来得病双目失明,于是就将他熟悉的戏曲名篇改成古文这种说唱艺术形式赖以谋生。由于这种艺术形式简便易行,深受民众喜爱,后来就在于都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行起来。
于都古文的内容大都健康向上,有明显的教育感化作用。于都古文的说唱内容,有以下几类: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宫庭故事、三是穷人中举、四是处世良言、五是悲欢爱情、六是励志奋进等等。其中更多的是励志奋斗,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克已奉公,恭谦礼让的内容。许多农民,正是通过听古文这种方式,了解了世界,了解了历史文化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古文这种形式,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和激励民众。如曲目《十八搭》、《送郎当红军》、《抗日救国》、《拜师》、《老英雄》等。1980年,于都古文艺人段灶发参加江西省盲人艺人文艺汇演获二等奖。1982年,由黄勉荣演唱的古文《拜师》又获全省残疾人文艺调演演出奖和创作奖。1983年《于都古文》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
经过几百年的砺炼,于都古文在七十年代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不但有上百部历史名篇,还有许多自己的唱腔曲调,表演形式也融合了许多现代元素:橙琴、口琴、笛子、唢呐等乐器都已在古文说唱中得到应用,大大丰富了古文的表现力。于都古文在赣南各地是最为丰富的,赣南采茶调、山歌、道情、采莲曲等在古文中也常有表现。
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古文和其他戏曲艺术一样,观众数量渐减少,到80年代末,古文的商业演出几乎全部停止。我们探访的几名古文艺人都已经多年不曾出门演出,他们不但生疏了唱词,甚至连二胡也蒙尘不响了,更没有人要跟他们学艺。于都民间古文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于都古文大量的口传唱本,丰富的演唱曲调,是十几代古文艺人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
于都古文于2006年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增添新的光彩。(刘光沛 文) |